一、现代家禽产业的基本概念
家禽生产的现代化 :是指以现代科学理论来规范和改进家禽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家禽生产,实现家禽业内部的专业化和各个环节的社会化;合理利用家禽的种质资源和饲料资源,建立合理的家禽业生产结构和生态系统;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禽蛋和肉的产品率和商品率,使家禽生产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目标。
二、我国家禽养殖业历史
● 传统散养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
● 散养向适度规模化、商品化饲养过度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
● 适度规模向规模化饲养过度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 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阶段——21世纪初到至今
我国有非常丰富地方禽种资源,农业部公布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有81个地方鸡种;此外,还有数拾个未列入国家目录的省级地方鸡种资源。这些地方鸡种都有其传统的消费习贯和消费区越,且都在或多或少地进行选育提高(提纯)。
三、 现代家禽产业化发展趋势
品种良种化、杂交化;饲料全价化、平衡化;饲养方式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方式专业化、配套化;设备标准化、配套化;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防疫系列化、综合化;禽产品安全化、品牌化、多功能化、深加工化。
四、我国家禽业的现状
适度规模的专业户饲养的家禽生产方式仍是我国商品化家禽养殖的主体;科技管理水平、饲养技术水平和生产性能与养鸡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禽肉成为我国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 ;有效控制了家禽疫病,但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蛋鸡生产水平与世界对比
蛋鸡 | 产蛋(kg) | 料蛋比 | 死淘率(%) |
世界先进水平 | 19.0-20.0 | 2.1-2.2 | 3.0-6.0 |
中国 | 15.0-16.0 | >2.5 | >10.0 |
差异 | 3-5 | >0.3 | >4.0 |
我国肉鸡生产水平与世界对比
肉鸡 | 出栏日龄 | 出栏体重(kg) | 料肉比 | 商品率(%) |
世界先进水平 | 35 | 1.95-2.15 | 1.62-1.78 | >99 |
中国 | 40 | 2.05-2.25 | 1.78-1.98 | >98 |
差异 | 5 | 0.10-0.30 | 0-0.36 | 0-1 |
五、我国发展优质鸡具有独特优势
类型 | 小母鸡饲养期(天) | 上市体重(千克) |
特优质型 | 120~150 | 1.15~1.40 |
高档优质型 | 95~115 | 1.25~1.40 |
中档优质型 | 85~110 | 1.25~1.50 |
普通优质型 | 70~85 | 1.40~1.80 |
注:公鸡达到同样上市体重要比母鸡快1~2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吾爱三农网立场,本文链接:https://www.52snw.cn/yz-list/1886.html